@王淮Harry(致景投资创始合伙人)
2007年4月23日,忐忑不安的我加入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创业企业—脸书(国人称脸谱)。我应该算是脸书第二位中国籍工程师,也是第一个中国籍研发经理。加入的时候,企业不到150个员工。收入,嗯,可以忽略不计。我加入的就是刚刚组建不久的广告组,这个组开始尝试赢利模式。那时我认识所有的工程师。
2010年6月,在创建和管理支付安全和工具组6个月之后,我终于通过考验,从技术线转到管理线,成为第一位中国籍研发经理。
一转眼,4年半过去了。2011年9月底,我带着激动、带着不舍离开一起生活了4年半的同事。我走的时候,脸书有3000多名员工,800多位工程师,8亿左右活跃用户,年净收入在10亿美金左右。
这是脸书爆发的5年,黄金发展的5年。看着全世界的人逐渐被连接到一个网络中的5年,这是改变人类历史的5年。
(书的)题目很嚣张—“打造脸书”。谁有资格说这句话呢?当然,扎克伯格最有资格,但他不会亲自来告诉你,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近几年都不大可能。而且,脸书不是一个人的企业,企业里的每一人,尤其是工程师,既是企业学问的承受者,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企业的学问。我想强调的是团队,是团队的力量打造了脸书。而让团队凝聚在一起并充满战斗力的,是其学问。这种学问,包括做事的方式、这么做的原因和对这些做法和原因的认同。写这本书,是想剖析脸书学问的精髓,详细说明当中最有价值和最值得学习的那几点。尤其作为早期员工,大家奠定了这些学问的基础。
@李开复(创新工场创始人)
这本书可读性很强,而且“干货”很多。王淮曾经摘选过部分发在他的博客上,其中一篇叫作《我在脸书的十点经验分享》。里面提到了很多他在开发产品、打造团队过程中的经验,比如“树立高的希望值并加以衡量”、“重视数据而不盲从数据”、“不要过多设计或者过早优化”,等等。
@徐小平(真格基金创始人)
王淮详细描述了脸书最终能崛起的一些核心武器,与大家重温他见证这个改变世界的历程。王淮的梦想已经部分成真,而我的梦想,则是和他一起,找到下一个中国的脸书—影响世界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王建硕(百姓网创始人)
这是最近我读到的最有帮助的一本书。王淮从内往外观察一个伟大企业的诞生,关注不仅在于脸书做了什么,而是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做的结果如何。这些从内往外的了解一家企业的方式,正是中国互联网创业企业最需要的。
@姜跃平(大众点评网产品运营VP)
近水楼台之利,看过书稿了。堪称总结FB乃至美国最前沿研发秘籍第一书。如何识别最好的研发人才,如何培养,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持团队的精炼和高效……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互联网产品研发和所有形态的组织效率有兴趣的朋友们。
看过本文的访客还看过下面的文章:
上一篇:破解民企学问管理的密码
下一篇:苏宁:人才学问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