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外部环境选择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粗略的决策框架。从企业内部特质入手,可以更为细致地探讨企业国际化的路径框架。
表 1列出了根据样本企业数据计算的企业国际化路径与企业各项特质之间的关系。研究者采用企业总资产、销售额和员工人数三项数据来衡量企业规模,结果发现,采取合资运营的企业规模均大于采取并购方式的企业。

在企业具有海外运营的专门常识上,研究者选择了企业董事会、创始人或企业高管是否具有海外运营经验,作为企业开展国际化运营不同路径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管理人员的经验与企业国际化路径的选择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在企业盈利性方面,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并购的扩张方式。体现在数据上,无论总资产收益率还是净资产收益率,以并购方式运营的企业均高于采取合资方式的企业。企业的无形资产情况对开展国际化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企业的财务能力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较为显著。经营杠杆相对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以并购的方式开展国际化运营。企业的速动比率对海外运营方式也存在显著影响,速动比率较低的企业更多采用并购的运营方式,而速动比率较高的企业更热衷于采用合资的运营方式。
以上数据表明,企业在考虑海外市场的进入战略时,企业规模、盈利性、经营杠杆和流动性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如果企业的规模较小,采取并购的方式,能够在目的国获得更多的经营自主权,企业可获得较快的成长。同时较小的企业规模,也令企业学问、组织结构的调整更加容易,可以进行较为灵活的组织调整,适应和消化并购对组织带来的冲击。


规模较小的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获得目的地国家企业的专有资产和销售渠道,帮助企业快速地提高资产收益率,从而获得良好的财务表现。如果企业是上市企业,良好的财务表现可以为企业赢得投资者的青睐,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创造较好的投资环境。但同时企业也应考虑到,并购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在获得资产的同时,也会接过被收购企业的负债,因此企业的流动性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如果企业的现金流比较紧张,或者企业经营者更看重企业的流动性,那么合资经营是更好的选择。
看过本文的访客还看过下面的文章:
上一篇:企业采用合资方式更受青睐
下一篇:不同国际化进入战略对收益的影响